跳至主要內容
  • 《國際》反送中評論集
  • 《國際》發刊詞
  • 《跨時》編輯委員會:我們對於「佔領中環」的基本立場
  • Authors
  • 作者列表
  • 文章分類
  • 文章月曆
  • 瀏覽文章

《國際》

  • 《國際》發刊詞
  • 瀏覽文章
    • 文章分類
      • 編輯委員會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國際政治
      • 中國革命
      • 大陸問題
      • 工運問題
      • 港台民粹運動
      • 2019年反送中
      • 2014年佔領中環
      • 2014年反服貿
      • 2013年碼頭工潮
      • 轉載
      • 報導文學
      • 翻譯
      • 性別
      • 文化評論
      • 書評
      • 影評
      • 創作
      • 詩歌
      • 遊記
      • 死刑爭議
      • 舊《跨時》
    • 作者列表
  • 專題
    • 2019年反送中
    • 2014年佔領中環
    • 2014年反服貿
    • 2013年碼頭工潮
  • 搜尋
  • 繁簡轉換

分類: 國際政治

2019年反送中 國際政治 港台民粹運動 翻譯 影評

《凛冬烈火》對事實的無情嘲諷

《國際》按:本文譯自美國自由派政論雜誌《國家》(The Nation)在2016年2月18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作者列夫·戈林金(Lev Golinkin)是美國作家和評論員,生於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2019年反送中 國際政治 大陸問題 港台民粹運動

擁護「世界警察」的「反警察」宣傳

第二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托洛茨基曾就各國有產階級準備戰爭的宣傳指出: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樂於利用「抽象的名詞、概括的公式、殘缺的詞句」來招搖撞騙。我們對於這些詐騙集團深惡痛絕之餘,更要仔細剖析這…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2019年反送中 國際政治 港台民粹運動

成為美國屬土是怎麼樣的「自決」?

「反送中」運動最為人知的一道風景之一,是高舉星條旗、呼籲特朗普「解放香港」的人們。早在運動全面爆發前的五月初,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工黨創黨主席李卓人、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記協前主席麥燕庭等泛民領…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2019年反送中 國際政治 港台民粹運動

「英美港盟,主權在民」和「我要攬炒」的英語是什麼?

政治文宣的翻譯能說明事物的階級性質。「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在中文文宣表明其8·16集會(口號「英美港盟,主權在民」)的合作夥伴是連登「我要攬炒」團隊,但在相關的英文宣傳中,這句口號和「我要攬炒…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中國革命 大陸問題 港台民粹運動 文化評論

從六四看五四,再從五四看六四 我的思想轉變的若干片段

一:六四 在我成長的經歷裡面,我最早接觸的現代中國重大事件,是八九年的那場運動。那時候雖然年輕,但已漸對社會感到不滿。有意識想要改變社會,渴望能實現公平正義。帶著這些簡單樸素的理念,在左翼思想缺席、泛…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齊澤克是怎麼樣的「激進左翼」? 從所謂世紀辯論談起

盧惠民: 在評論齊澤克在所謂世紀辯論中代表「馬克思主義」的資格之前,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他此前的若干言行: 2010年,齊澤克評論某羅姆人家族在斯洛文尼亞被法西斯份子和警察打殺和驅逐的事件,指這些羅姆人整…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工運問題

華航機師罷工的啟示

台灣華航機師工會在2018年8月投票通過罷工,原來擬在中秋節舉行罷工,但因為接受政府的介入而擱置,同意與資方就工會的二十一項要求進行為期一年的協商。但經歷半年的勞資談判,工會感到資方只是拖延,根本沒有…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港台民粹運動

世新案反映的深層意識問題 社會改良運動的侷限

  台灣世新大學在今年1月2日的校務會議表決,2020年停止旗下的社會發展研究所(簡稱社發所)招生。校方指該所招生不足、休學退學率高、畢業率低,因而決定停招;反對者則認為校方不合程序,沒有跟…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中國革命 港台民粹運動

對西方主義觀的一些思考

盧荻八月份在香港《明報》發表的《河殤已矣,公知不死》一文反思在1988年風靡中國大陸的電視紀錄片《河殤》,到今天即使沒有再被提及,但《河殤》所代表的對西方世界「蔚藍色海洋文明」的崇拜──超歷史、偏離現…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國際政治

什麼人會將蘇聯和納粹劃上等號? 略說納粹德國的戰爭目的《東方總計劃》(Generalplan Ost)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全面戰爭。 《國際》早前發表評論英國電影《斯大林之死》的文章,其中關於蘇聯軍民消滅納粹的歷史功勳及其付出的慘重代價的說法,被一些右派網民留言質疑。 他們說,蘇聯… | 繼續閱讀

閱讀全文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 《國際》反送中評論集
  • 《國際》發刊詞
  • 《跨時》編輯委員會:我們對於「佔領中環」的基本立場
  • Authors
  • 作者列表
  • 文章分類
  • 文章月曆
  • 瀏覽文章
© 2023 年 - 《國際》 – 本站採用 ZThemes Studio 所設計的 Kokoro 佈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