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中國革命 大陸問題

為甚麼我們要保衛中國(下) (Jude Woodward原著;趙平復譯;孟倫、周乙訂)

 

編者註:此文原文“In Defence of China”在2014年5月2日發表在伍德珠女士的博客《新冷戰》上(New Cold War)(http://newcoldwar.typepad.com/blog/2014/05/in-defence-of-china.html)。伍德珠女士在2001年至2009年期間,曾擔任英國倫敦市長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業高級顧問(相當於副市長) ,現為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和河北傳媒學院訪問教授。我們並不同意此文的所有觀點,但因其簡明扼要地處理了當今中國問題爭論的各個關鍵焦點,提綱挈領地指出為甚麼左派應該保衛中國,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謹將之翻譯分為兩部分連載,以饗讀者。

此文的第一部分,刊載在本誌的2014年6/7月號,見Jude Woodward:為甚麼我們要保衛中國(上)

關於1914年的虛假比擬

在這輪反中國的宣傳攻勢中,一個越來越常見的陳腔濫調,便是將中國和東亞的當前局勢,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的德國和歐洲相提並論。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國防圈子首先提出這種比擬,作爲他們攻擊中國政策的藉口,右翼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2013年2月4日的倫敦《金融時報》上,也對這個比擬作出了一個典型的詳細説明。拉赫曼在其〈1914年的陰影籠罩太平洋〉[譯註1]一文中主張:「[今天的中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的相似之處,是十分突出的。」。自此之後,這種講法更加廣爲流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達沃斯的一次會議上重複此說時,就在帝國主義諸國之外受到了廣泛的非議。

然而,尤其令人失望的,是部分左翼人士,竟然以爲此說有客觀價值、不加批判地複述之,將《金融時報》的這種所謂專家觀點,取代了嚴肅的分析。

事實上,這種虛假的比擬,是爲孤立中國和為周邊各國加強對華軍備提供藉口而創作出來的。

今天的中國,並不是和在1914年時武裝到了牙齒的德國(或誠然英國)一樣的帝國主義強國。中國被指正在大力擴充海軍。但真正在擴充海軍的,是不斷向東亞地區加派戰艦和潛艇的美國。在2011年,美國共有54艘戰艦和潛艇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停泊;在2012年,有88艘;而單單在2013年的頭六個月,就有72艘美國艦艇停泊在蘇比克灣。

面對這種情勢,中國改進了海南島的潛艇基地,並派遣一艘經改裝的蘇聯時期航空母艦,到與其防衛力量薄弱的商貿航綫毗鄰的海域上試訓。中國這種遠遠比不上美國海軍的應對的邏輯,就是建立力量,抵制美國通過關閉南中國海航綫封鎖中國的公開目標。

中國沒有表現出擴張主義的傾向。中國與部分鄰國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領土糾紛,這不是新鮮事。中國並沒有比之前更咄咄逼人的試圖確立它對一些沿海島嶼的主權,而是維持它的歷史性主張、反對日本和菲律賓爲了完全滿足自己而進行(得到美國默許的)單方面行動。日本一旦控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尖閣諸島,其領海將會伸延至中國的近岸,使其獲得拒絕中國船隻使用通往太平洋的航綫的「合法」權利,同時確保美國海軍得以進入同一片海域。在菲律賓主張對南中國海的一些島嶼擁有主權的事情上,也存在著類似的考慮。

不單如此,中國並沒有出現那種,在日本正在推動著政治議程的激烈的民族主義風潮。中國在1930年代抗日戰爭中所展現的愛國主義,並不是反動的民族主義,而是完全進步的。中國的愛國主義以尊崇其悠久文化的形式存在,並在其洗雪被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宰割的「百年恥辱」的決心中得到反映。每當往昔的殖民主宰日本表達反攻倒算的意願時,中國都會出現強烈的愛國主義回響。

但當然,今天和走向1914年的那個時期,確實有一個可以比擬的地方:那時正是最後一次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被另一個經濟體取代的時候(當時是英國被美國取代)。而今日,美國則處於被中國取代世界最大經濟體地位的邊緣。

這就意味著,如果要為1914年做一個合理的比擬,那麽與其說中國在扮演當年德國的角色,美國反而更加符合這個標簽。在1914年,雖然德國的經濟增長超越了英國,但美國還是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在1870年至1913年期間,美國年均GDP增長率達到了3.9%的歷史性高位,相比之下,德國只有2.8%。[原註1]

那種指控德國要為好鬥地推動1914年戰爭而負責的理論的根據,是德國覺得自己「大勢將去」,只有急速的向東擴張,才可以制止俄國的軍事崛起,並獲得經濟進一步擴張、挑戰美國發展的基礎。而擊敗法國,則是避免其支援俄國的先決條件。

以上種種情況,無一適用於今天的中國。中國並沒有在被一個更有活力的全球性經濟體所超越,恰好相反,這是美國所面對的問題。中國發展國防力量並不缺錢,反而是美國在面臨軍費縮減。中國沒有一個需要通過「先發攻擊」去打擊的、來自後進國的軍事威脅(像有人宣稱德國在1914年要對俄國所做的那樣)——反倒是,美國和日本國防當局之中的多數人物,正正就是這樣的描繪,在「爲時已晚」之前,爲什麽要先發的消除來自中國的「威脅」。最後,中國並沒有表現任何擴張領土的傾向。

如上,在現實上硬是套用這個比擬,根本就是行不通的。無聊地重覆安倍和《金融時報》這些旨在軟化反對美日攻勢的陣營的言論,只會被世界上最反動和最危險的勢力所利用。

美國對中國的種種要求

中國現在開始在國際政治中扮演一個更積極和有傾向性的角色:在支持盟友的同時,對參與美國反中國運動的那些國家,不給予優惠關係。

以拉丁美洲為例:中國向委內瑞拉提供了為數不少的援助,後者接受了中國約380億美元的信貸,其中包括在2013年12月提供的50億美元緊急援助。中國協助古巴進行海洋石油鑽探、投資改進西恩富戈斯煉油廠,同時擴大了各項貿易、投資和商業協議。厄瓜多爾在2008年至09年間因不償還32億美元的國債而陷入困境之後,中國滿足了其外匯需求。

另一個顯示中國正在轉移外交政策重點的徵兆,就是它終止了長年以來在聯合國的「半中立」立場,阻止帝國主義用制裁或軍事行動的方式攻擊敘利亞、一個它沒有直接利益的國家。中國似乎從聯合國此前就利比亞問題的表决中吸取了教訓。中國和俄國認為,美國及其盟友用一個有限的、支持「禁飛區」的決議欺騙了它們,然後用以實行同地區穩定無關、但強化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位置的「政權更迭」目標。

然而,中國以上的一切舉措,都不能在客觀上被描繪成「侵略」,更況乎「擴張」。這意味著的倒是,美國帝國主義在使用擴張、侵略和武力等手段恐嚇那些抵制它的索要的政權時,再不能依賴中國的無動於衷。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已開始直接感受到了這種轉變,而每當中國以投資或借貸的形式,向半殖民國家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選擇時,美國則間接地感受到了這種轉變。

比方說,南非貿工部長羅勃·戴維斯(Rob Davies),在2010年8月向《金融時報》發表談話時,就簡明直接地指出,中國更多的參與非洲事務,大大的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選擇,因此「只能是一件好事」——「我們不再需要在所有硬塞到我們面前的條款上簽字了⋯⋯我們現在可以選擇,這是對我們有利的。」

對美國來說,這種說法的意義,是難以高估的。美國為確保其全球影響力,越來越逼切地尋求延緩或逆轉中國崛起的手段,迫使中國停止支持那些對美國不友好的政權、並在國際事務上追隨美國的路線。

美國及其盟友的目標,是十分明確的。首先,通過由一系列的敵對聯盟所組成的鏈條包圍中國,形成一旦需要或有用時,足以對中國構成武裝攻擊或商業封鎖的真正威脅的、充足的軍事優勢。其次,這種軍備的擴充,特別是延伸包圍中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目的就是迫使中國從生產性經濟轉移更多的資源到國防之上——最終像里根在1980年代成功地對俄國所做的一樣,拖垮中國的經濟。最後,他們希望利用這種軍事和戰略上的優勢,向中國施加充足的壓力,迫使中國執行有利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各種政策。

美國想中國實施的國內政策,就是要為帝國主義掠奪中國經濟打開大門:尤其是實現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資本帳可兌換,以及弱化國家在中國經濟中的角色。後一項要求,包括呼籲大規模私有化國有企業和銀行、減少國家主導的投資項目——同時以中國國企擁有「不公平優勢」的藉口,對他們實行保護主義的措施。這些政策,將會減緩中國的整體增長率、減慢中國在技術上趕超先進國家的速度和改善帝國主義企業在中國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位置。

另外,美國亦試圖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包含了南亞、東亞、北美、南美和歐洲的大部份地區的優惠經貿集團——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將中國排擠出世界貿易之外。

帝國主義並不將其對中國的要求局限在國內經濟的領域。在國際層面上,帝國主義希望中國在敘利亞和伊朗等問題上追隨它的路線;終止對委內瑞拉、古巴、厄瓜多爾和其他左翼拉美政府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以及從撒哈拉南非洲撤資。

長遠而言,帝國主義希望通過永久分離台灣和大陸;以及由資本主義的、親帝的南韓吞併北朝鮮,使美軍得以進抵中國邊防的軟肋,達致在戰略上削弱中國的目標。

在意識形態上,帝國主義的目標,是像在冷戰期間孤立蘇聯一樣,將中國描繪成危險的「擴張主義國家」,剝奪它在國際上擁有的支持、將美國在地區的盟國捆綁上「抵制中國侵略」的戰略計劃。這其中的一個元素,在於在區內煽動緊張局勢,然後使用宣傳伎倆、動用全球媒體將中國描繪為造成週邊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

美國「亞洲再平衡」才是提升衝突危險的根源

美國通過「亞太再平衡」——將美軍全球部署的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鼓動中國的鄰國,在地區糾紛和競爭之中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增強對中國的壓力。

美國這種行動的一個後果,就是鼓動了主張反攻倒算的日本帝國主義民族主義的崛起,從而建立了日本重整軍備劍指中國、加強美日軍事聯盟、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尖閣諸島糾紛採取更好鬥的姿態的政治基礎。日本同時也延伸了其憲法架構中關於「專守防衛」的定義、擴大其進行單方面的軍事行動的能力,並將台灣指定為美日共同防衛關注的地區之一。

美國這種行動的另一個後果,便是菲律賓極為尖銳的親美舉措:1990年代關閉美軍基地的立場,在事實上被逆轉;擴充軍備;在國際舞台上譁眾取寵地反對中國。以最後一項為例,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竟然荒唐地宣稱,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為,和希特勒統治之下的德國對蘇台德區的做法別無二致。阿基諾三世的公開目標,就是軟化國內反對(目前憲法禁止的)美軍永久進駐的聲音。

此外,美國亦在推動整個地區的軍事化的全面升級。儘管部分出於各國國內因素的影響,整個地區的軍費都在上升。有分析人員估計,東南亞國家在2011年至2012年間,軍費上升了13.5%,達到245億美元,預計到2016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至400億美元。

反對帝國主義針對中國擴軍備戰、保衛中國反對帝國主義攻擊,是全世界所有進步的人們的任務。

中國不是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國家

中國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去形容它正在建設的制度。總言之,這意味著中國認為它的經濟,正處於一個市場比其他任何機制都更有效地調節大多數經濟功能的發展階段。再者,無論如何,中國必須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中生存的事實,意味著除非它打算重蹈斯大林「一國社會主義」的、閉關鎖國的發展模式的災難,那它就別無選擇、必須參與世界市場。儘管如此,中國國家仍然通過擁有銀行體系、關鍵的基礎建設和生產經濟上必須的或攸關國家安全的產品的大企業,繼續控制整個經濟最有力的槓桿。

國內和國際的私人企業在中國的存在,意味著一個包含買辦階層在內的中國資產階級,是確實存在的;但這個階級並不掌握政權、也不在決定中國政治和經濟的走向。儘管如此,各方勢力正在就中國經濟政策的方向,進行著一場從未間斷的鬥爭——帝國主義為了推翻中國國有和國家監督的經濟體系,正在積極的介入其中。迄今為止,這場鬥爭還沒有使中國總體的經濟方針脫軌。

以上的情況,可以概括為由國內外的大規模階級鬥爭的消長決定未來路向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建設的初級階段。但我們不需要同意這種見解,才可以在中國與帝國主義的衝突之中,提出支持中國的立場。

然而,即使認為中國只是一個純粹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應當承認它是一個曾經被帝國主義列強聯盟所侵占、分割和掠奪,也因此苦於半殖民世界也在承受的全部的不發達的遺產的事實。這種將中國視為一個半發展的或半殖民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觀點,起碼會容許其主張者在中國同帝國主義之間的任何衝突之中,採取正確的立場:反對帝國主義、保衛中國。

拒絕美國推動的新冷戰

美國正在積極地奠定針對中國的一場新的冷戰的基礎,但它會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數。儘管中國的發展水平比美國低,中國的龐大規模使得它已經相當強大;中國也在與各國,特別是俄羅斯,建立各種聯盟。然而,美國還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軍事強國。美國一國的軍費,就高達世界總軍費的39%(相比之下,中國軍費約佔世界軍費的9.5%)。美國還有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強大的地區盟友。美國現在未必能夠把它的戰力投射力量和這些盟友協調起來,對中國實施有效的打擊;然而,這就是美國在追求的目標。

我們如果要為以上種種的一切後果做準備,那就必須放棄中國是帝國主義國家等一類荒謬的說法,不要和美國國防當局和日本民族主義者一鼻孔出氣、亂用關於1914年的比擬。

事實上,抗衡由美國發動的,並在英國被《經濟學人》、《金融時報》以至BBC等許多應聲蟲所放大的反中國輿論攻勢,已成為越來越緊急的任務。儘管帝國主義者還未將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提上日程,他們正在積極地試圖煽動他們在地區的代理人發動有限的地區性衝突。要準備保衛中國抵抗帝國主義鼓動的攻擊,就意味著必須對美國及其盟友針對中國的計劃進行客觀的評估,而不是墮入帝國主義設定的反中國陷阱之中。

【注釋】

[譯註1]’The Shadow of 1914 Falls Over the Pacific’[back]
[原註1]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 OECD 2010[back]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