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安那奇的群像:《Anarchist Portrait》書評

《Anarchist Portraits》是一本人物傳記,它記載了19到20世紀在俄羅斯、美國、西歐到巴西和澳洲等地著名無政府主義者的事蹟,以及他們對後世的影響。作者Paul Arvich(1931年8月4日-2006年2月16日)是美國籍的歷史學家,專門研究世界無政府主義運動的歷史,特別是俄國和美國的。

書中記載的無政府主義者,包括從工人運動派生出來的集體主義流派,例如Peter Kropotkin(克魯泡特金)、Nestor Makhno、Alexander Berkman等,也包括在美國影響較深的個人主義流派,例如Benjamin Tucker。本書的每個章節既獨立,又互相串連,讓讀者了解到各地的思潮和運動如何互相影響。例如第五章〈Kropotkin in America〉,就介紹了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克魯泡特金如何影響美國的無運。克魯泡特金通曉英語及美國文學,推崇美國革命和獨立宣言,認為是人類為自由而鬥爭的里程碑,但他亦同時批判美國的資本主義和政府濫權。而1886年芝加哥的乾草市場屠殺,則使他對美國無運投放特別多的注意和精力。他的文章出現在當時美國最著名的無政府主義報章,包括Tucker的《Liberty》。他本人亦親身到過美國各地的工人俱樂部演說,也曾被一群較貧苦的哈佛大學學生邀請授課。他在美國的活動深深影響了當地下一代的無政府主義者,例如AlexanderBerkman就稱他為「導師和啟發者」。

另外一章介紹了富傳奇色彩的烏克蘭無政府主義領袖Nestor Makhno。Makhno出生於1889年,在一個烏克蘭貧農家庭中成長,一歲就喪父,從小務農。早在1906年他17歲時,就開始參與無政府主義活動。兩年後因為襲擊活動而被判絞刑,但因為他年紀太少,而改判在莫斯科服無期徒刑。在監禁9年期間,因為曾與另一位年長的無政府主義者Peter Ashinov同住一個監倉,而開始堅信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共產主義思想。他放監後回到了故鄉組織僱農,成為當地活躍的工農蘇維埃領袖。在蘇聯和德國簽訂和約後,他被迫流亡到莫斯科,就在此時他親身成為克魯泡特金的聽眾,又受到列寧的款待和讚揚。列寧認為Makhno跟一般「空洞而狂想」的無政府主義者不同,是個務實的人。回到故鄉後,他組織了一支打著無政府主義黑旗的軍隊,這支軍隊就被稱為「Makhnovists」。他的魅力和軍事天份,吸引了不少工農支持者,讓Makhnovists能夠同時對抗白軍、奧地利侵略者、鳥克蘭民族主義者,以及後來的蘇聯紅軍。在1919年的頭5個月,Makhno實際上成為了烏克蘭Gulyai-Polye地區的獨裁者,儘管理論上他的權力來自工農兵選舉出來的地區議會。作者指出,在5月,蘇聯契卡派往行刺Makhno的兩名特務被處決,其後Makhnovists邀請紅軍士兵參加地區會議,自此蘇聯政權與Makhnovists的關係破裂。到1920年底,Makhnovists被紅軍擊潰。

除了敘述生平外,作者亦同時評論這些人物。例如,他認為Makhno既是真正的無政府主義者,同時又是「原始」的哥撒克式農民領袖。Makhno作為農民叛軍領袖既受到迷信和封建色彩的崇拜(他被稱為「good father」),搶奪地主的資產,又同時嘗試實踐他在獄中學習到的無政府主義理論,推動工農兵的公社和議會,將土地集體化等等。但他也受到本身的知識和反智主義偏見所限,對都市經濟的複雜性一竅不通,甚至輕視(例如他同時認可了民族主義者、白軍和紅軍發行的紙幣),以致他的經濟計劃無法成功。

在全球經濟危機之下,青年勞動者以及即將進入勞動市場的學生尤其受到衝擊,這推動了左翼思潮重新冒起,在香港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後現代思潮的泛濫、蘇聯的崩潰、人們對於「社會主義」向官僚獨裁腐化的失望和恐懼,使不少青年全盤否定馬克思主義,以至反感「革命」這個概念本身。在這個背景下,無政府主義在觀感上,既是資本主義以外的出路,又打正旗號反權威,理所當然受到注視。五花百門打著黑旗的團體在各地冒起,當中不少混合了新紀元運動、另類醫術、反科學、反現代、靈性修養等元素,與《Anarchist Portraits》所敘述的反封建、反神權的各種革命無政府主義,似乎大相逕庭。也有不少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的激進自由主義者,在選舉時候卻投票給主張對外侵略的綠黨、社會民主黨。了解無政府主義的歷史,可以幫助我們反思無政府主義在當代的庸俗化。

《Anarchist Portraits》對初接觸無政府主義歷史和理論的讀者來說,是既淺白又生動的入門書籍,「要求」大概是20世紀初(一戰前後)歐洲歷史的基礎知識。作者同時著有講述Kronstadt、乾草市場慘案等等的專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