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VII 保罗的两个世界观与我们的时代 Daniel: 刚才内容上很多解经的部分,到最后引到我们现实的处境,是我们定这个主题时比较关心的。或者我们可以先从论述那边入手讨论,因为在… | 继续阅读
旧《跨时》
失约的末日—保罗的普世主义(Part4-6)
Part IV 保罗对「无神/不敬神」的大逆转? 然后我想跳去看另外一个文本,就是以弗所书的第二章。今天很多人,包括一些圣经学者都辩论保罗留下的这十三封书信,有部分不是保罗写的。而以弗所… | 继续阅读
失约的末日—保罗的普世主义 (Part1-3)
编按︰回顾过去,圣保罗(St. Paul)从没有离开过神学家、圣经学者和哲学家的注视。上世纪七十年代,桑达斯(E. P. Sanders)及「New Perspective」浪潮,将保罗重置初世纪第二… | 继续阅读
《龙心风暴之当self-help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文/毛淳宇 编按: 随着被判非礼罪成收监,龙心风暴早已告一段落。半年前有感而发写这篇短文,不时思疑自己是否过份认真…然而,无论他实质上影响力如何,他确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激进体现。于我来说,这… | 继续阅读
告别末日:日本虚构之时代的总检讨—张彧暋 (6/6)
(六)告别末日——The show must go on:轻音少女、AKB48与日常的祝福 回到开首的问题:「最后一击」到来之后,世界还是存在着。宇野常宽认为从1995年到2011年为止,其实都是在应… | 继续阅读
告别末日:日本虚构之时代的总检讨—张彧暋 (4/6)
(四)虚构的时代:从「如果我是真的」到「反正我是信了」 告别了革命学生运动汗水的投入,八十年代消费主义,讲求「脱臭」与净化的生活。说这个时代是「虚构」,意味着一场社会上下整体参与的演出,而这台戯的剧目… | 继续阅读
告别末日:日本虚构之时代的总检讨—张彧暋 (3/6)
(三)告别革命:从革命到温柔 要理解日本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为止,充斥日本普及文化的末日想像,则必须理解见田宗介为何称这个时代为「虚构」的时代。见田注意到1974年的两个流行语:「温柔」(やさし… | 继续阅读
告别末日:日本虚构之时代的总检讨—张彧暋 (2/6)
(二)时代的分期:社会现实与镜像论 要了解日本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盛行的末日观,最好的出发点还是日本社会学者见田宗介的「虚构的时代」论述。见田宗介认为,要了解何为社会现实(social reali… | 继续阅读
告别末日:日本虚构之时代的总检讨—张彧暋 (1/6)
(一)宫崎骏的末日观:日本70-95年的末日论与文化表现 日本动画监督宫崎骏在近年的访问中曾提过,他在八十年代所拍的作品,为何会使用末世观的故事背景。「当今,幻想的作品(Fantasy)很难做,至少我…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