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

袁國勇等人不告訴你的新冠事實

2022年6月,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關於感染奧密克戎無助增強免疫力的研究報告的新聞稿(網絡圖片)

2022年7月15日,袁國勇等四人在香港大學網站發表評論文章,主張香港應放寬疫情防控措施,通過擴大新冠病毒傳播和加速疫苗接種實現「混合免疫」,斷言第六波死傷必定遠比第五波輕微,主要影響未完成疫苗接種和老弱群體;稱集中隔離、強制檢測勞民傷財,應予取消;結論稱因內地維持動態清零政策,香港應當優先對外國實現自由通行,仿效新加坡逐步取消全部檢疫措施。

這不是袁國勇及其合作者首次發表類似的倡議。在2022年1月6日,在港大網站的同一個欄目,他們發表了文章,宣稱香港可以在2022年7月實現99%人口接種兩針、全面對外開放,斷言奧密克戎致死率低,香港在對外開放後大約會有一千餘名長者死亡(在其後爆發至今的第五波疫情中,已有超過9000名市民病亡)。袁等人在其近日發表文章中,推薦了一位美國記者在3月底在該欄目發表的一篇評論,斷言中國內地必須與西方看齊、放棄動態清零,讓新冠病毒傳播為風土病。

必須指出的是,袁國勇等人在港大網站發表的多篇抗疫政策倡議,儘管有引用他人的科學研究,但並不是以科學論文的形式發表,因此本質上只是政治評論。必須進一步指出,袁等人在7月15日發表的文章的若干關鍵說法,完全違背了最新的英美科學研究成果,也對感染後可能獲得的後遺症(即「長新冠」)隻字不提。下面列出三種關鍵事實,謹供讀者參考:

一,感染奧密克戎不會產生「混合免疫力」

2022年6月14日,《科學》發表了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牽頭的研究團隊關於新冠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免疫反應關係的調查研究報告。(帝國理工學院發表的報告簡介在此;《科學》刊登的報告全文在此

這項研究從2020年3月以來,跟蹤分析了730多名已經接種三針mRNA疫苗、有不同的新冠感染史的英國醫護人員的血液樣本,調查他們針對奧密克戎的抗體、T細胞和B細胞免疫力的變化。

報告指出,不少人相信感染新冠可以增強自然免疫力,讓免疫系統認知變種、預防未來感染。然而,研究結果證明,感染奧密克戎對加強再度感染奧密克戎的自然免疫力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對於已經接種三針疫苗的人們來說也是如此。

報告指出,已經接種三針疫苗、此前沒有感染新冠的群體,感染奧密克戎增加了對此前的變種(即原始病毒株和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變種)的免疫力,但對於奧密克戎則不顯著。對此前已經感染新冠,然後再感染奧密克戎的群體來說,他們的自然免疫力並沒有任何增強。

報告的首席作者,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學教授Rosemary Boyton指出:「感染奧密克戎不會預防再次感染此變種」;「我們關注奧密克戎可能演變成致病性更強或打破疫苗保護的變種。」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和炎症教授Danny Altmann指出:「我們發現感染奧密克戎完全不是人們此前所想像的,是補充疫苗免疫力的無害天然加強劑,反而它對於免疫系統有特強的隱匿性。」,「奧密克戎不但可以突破疫苗防禦,還似乎在免疫系統留下很少在一般情況下會產生的痕跡——它的隱匿性比此前的變種更強,逃避免疫系統的偵察,因此免疫系統不能對它產生記憶。」

二,奧密克戎因為傳播力強、殺傷力比此前的變種更大

2022年5月20日,耶魯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聯合研究指出,在疫苗接種率較高、群體免疫改善中的美國馬薩諸塞州,奧密克戎在八個星期之內,就造成了比德爾塔變種在其整個23週的傳播期內更多的超額死亡人數(耶魯大學新聞稿在此,《JAMA》刊登的報告全文在此)。該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指出:「這項研究是重要的,因為人們認為奧密克戎比較溫和,但明顯地並非如此。這適用於我們的研究所觸及的全部年齡群組,這種情況在其它州份應該也是真實的。」

研究者們進一步指出,儘管有些研究指出,具有高度傳染力的奧密克戎與此前的變種比較,一般來說產生相對較溫和的病症,但馬薩諸塞州更高的死亡率則可能反映了,雖然奧密克戎的感染致死率小一點,但因為其感染人數大為增加,死亡率也因此上升。研究的結論是,加強疫苗接種和減少傳播同樣重要

三,英國已有二百萬人染上「長新冠」,日常活動能力受損

英國國家統計局在7月7日發表的估計指出,截至6月4日,英國大約有200萬名「長新冠」患者,其中約64.2萬人在感染奧密克戎後出現相關症狀,是歷次變種的最大群組。長新冠症狀損害着大約140萬人的日常活動能力,40餘萬人稱日常活動能力嚴重受損。以英國人口比例計算,長新冠患者佔比最高的群組是:35至69歲,女性,在較貧窮地區居住,安老、醫療、教育工作者,以及其它長期病患者和殘疾人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