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对世界各地的抗议运动不感兴趣

编者按:本文译自美国媒体监察团体FAIR(「公平准确报导」,Fairness & Accuracy In Reporting)网站在2019年10月26日发表的文章。作者艾伦·麦克劳德(Alan MacLeod)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Glasgow University Media Group)的成员,他最新编著的《资讯时代的宣传:继续制造共识》(Propagand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till Manufacturing Consent)在2019年5月由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2019年,世界各地风起云涌。海地人民造反,对抗腐败的政治体制和被普遍认为是窃国大盗和美国傀儡的总统若弗内尔·莫伊玆(Jovenel Moïse)。在厄瓜多尔,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成功迫使莱宁·莫雷诺(Lenín Moreno)总统撤回国际货币基金会支持的、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和增加交通运输收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套餐。(FAIR.org,2019年10月23日)。
与此同时,智利人民对于保守派皮涅拉政权的不满沸腾、引发了庞大的抗议,并马上遭遇了武力镇压。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总统宣布:「我们正在处于战争状态」,重复往日法西斯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的臭名远着的口头禅。皮涅拉一面命令坦克开进首都圣地牙哥一面宣称,所有暴力抵抗他的人「都将会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FAIR.org,2019年10月23日)
大规模的、持续中的反政府游行也席卷了黎巴嫩、加泰罗尼亚和英国。
尽管如此,在这芸芸的抗议活动之中,获得西方商业媒体最多关注的是香港。在那里,认为与中国中央政府达成引渡协议将会危害公民权利和香港的半自治地位的人们发动了示威。在2019年10月25日《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搜寻过去一个月来提及「香港抗议」(Hong Kong protests)的内容,可以得到282条结果。相比之下,「智利抗议」有20条结果,厄瓜多尔有43条结果,海地有16条结果。这种不成比例的报导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则更加明显:在同一个时间段,香港有70条结果,智利、厄瓜多尔和海地分别有四条、两条和三条结果。
这种悬殊不能从各地抗议活动的规模或意义、伤亡人数或当局的反应得到解释。在海地,持续的抗议活动已经造成了18人的死亡;在智利是19人、人数还在上升;在厄瓜多尔,示威者俘虏了50多名执行莫雷诺下达的宵禁令任务的军人。相比之下,北京宣布对地方当局处理事件有十足的信心,没有一个人在香港被杀、军队也没有出动。智利政府宣布,它在只有一个星期的抗议活动期间,已经逮捕了5400余人,这是香港持续了几个月的示威活动中被捕人数的两倍以上(《彭博》,2019年10月4日)。除此以外,社交媒体充斥着世界各地抗议活动被镇压的照片和视频。
要了解西方媒体为什么对香港情有独钟,而对其他地方不大感兴趣的一种办法,就是研究谁在抗议,还有他们抗议的原因。
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受害者
30多年前,爱德华·赫尔曼(Edward Herman)和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他们的著作《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中阐述了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受害者的理论,去解释商业媒体为何报导某些事件,而又不理会别的事件。他们对媒体对于一宗在敌国(共产党执政的波兰)发生的一名神父被杀害的案件,和在20年期间在中南美洲的美国附庸国被杀害的、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超过100名宗教殉道者的报导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了,《纽约时报》、《时代》、《新闻周刊》和《CBS新闻》不但对神父遇害案给予了更多的报导,连语气也是显然不同的。在关于耶日.波比耶乌什科(Jerzy Popieluszko)神父遇害的报导中,这些媒体表达了愤慨、要求正义得到伸张和谴责了共产主义的野蛮。另一方面,关于中南美洲亲美的政府组织杀害大量宗教界人士的报导,则是不带感情的、很少滔滔不绝的愤慨。
换言之,当美国官方的敌人可以被形容为邪恶、官方的盟友可以被描绘为让人同情的受害者的时候,商业媒体将会表现出十足的关注。与此相反,当「不合适的人」是恶棍或受害者的时候,他们将会非常不感兴趣。
针对香港事态,《纽约时报》发表了三篇社评(2019年6月10日,2019年8月14日,2019年10月1日),每一篇都赞美「拥有民主思想的人民」抗衡「中共专制统治」的斗争,判定中共的反应证明了「其体制的家长作风的残酷」和落后,说明了中国「将伟大和权力、异议和叛国划上等号」。在另一面,香港托其曾为英国殖民地的福气,养成了「一种由民主、人权、言论自由和独立思想构成的西方政治文化」。《纽约时报》并没有就世界其他抗议活动发表过任何社评。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嘲笑了关于「外国势力」(即美国政府)有可能在影响香港示威的说法,说这是中共政权「老掉了牙的谎报」(shopworn canard)。然而从2014年以来,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正式宣布它投入了超过2200万美元在中国和「在香港为民主和政治改革寻觅新的路径」。《纽约时报》的三篇社评都没有提及这笔资助将可能扰乱他们把外国干预香港示威的说法当作「谎报」的宣传。
相比之下,西方媒体(如《美国之音》, 2019年10月11日;《迈亚密先驱报》(Miami Herald),2019年10月9日;路透社,2019年10月9日)则严肃看待厄瓜多尔的抗议活动是由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Nicolás Maduro)从海外策划的指控。伦敦《卫报》在2019年10月8日不但没有描绘厄瓜多尔街头上的民众是「拥有民主思想的」,还称呼他们做「暴徒」。在关于香港的报导中,「暴徒」这个称号只在引用中国官员的指控时才会出现(如《时代》,2019年10月2日;《CNN》,2019年10月22日)。在几乎所有的报导中,中国官员都被谴责为「专制的」(如《Vox》,2019年8月29日;《衞报》,2019年10月19日)「独裁政权」的代表(《纽约时报》,2019年8月29日)。
在那些获得较少报导的抗议活动中,无论抗议的人,还是镇压抗议的政府,都是「不合适的」。正如《华盛顿邮报》在2019年10月14日评论海地时指出:
美国的支持是莫伊兹继续掌权的一项因素。美国官员甚少公开评论当地的抗议活动。
在厄瓜多尔,美国国务院的立场更加明确,对于莫雷诺的新自由主义紧缩政策套餐表达了十足的肯定:
美国支持莫雷诺总统和厄瓜多尔政府将民主实践制度化和执行急需的经济改革的努力……我们将会继续与莫雷诺总统结伴合作,支持民主、繁荣和安全。
换言之,不要期待商业媒体会发表谴责海地或厄瓜多尔之类的美国附庸国、或主张智利政府镇压抗议运动展示了资本主义的道德破产的愤怒社评。事实上,商业媒体(如《卫报》,2019年10月8日;《CNN》,2019年10月8日;《今日美国》,2019年10月10日)在强调厄瓜多尔示威者暴力的同时,轻描淡写香港示威者的暴力。急切地要把反中示威描绘成无可置疑地值得赞美的《纽约时报》,在其2019年6月30日的报导中,甚至发明了「挑衅的非暴力」(aggressive nonviolence)这个词汇去形容香港示威者的行为。
商业媒体对哪一些抗议运动感兴趣,与他们正不正义、受不受欢迎,没有太大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抗议的对象是谁。如果你在一个美国的附庸国反对资本权势或贪污腐败,那就不要期待很多电视台的拍摄队会到现场报导了。革命是很少会被电视转播的。
WWW
2019年11月13日 @ 5:18 下午
胡说八道的很厉害,美国媒体与民意,不换完全如此不分是非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