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反送中 國際政治 翻譯

革命沒有被直播

西方媒體對世界各地的抗議運動不感興趣

2019年10月25日,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左派樂隊「太陽和雨」(Sol y Lluvia)向反政府群眾演唱由其反皮諾切特的名曲《再見將軍》(Adiós General)改編而成的《再見塞巴斯蒂安》(「Adiós Sebastián」,指現任總統皮涅拉)。(擷取自「Fabian Caceres」 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Wlh7uJim-a0)

編者按:本文譯自美國媒體監察團體FAIR(「公平準確報導」,Fairness & Accuracy In Reporting)網站在2019年10月26日發表的文章。作者艾倫·麥克勞德(Alan MacLeod)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媒介研究小組(Glasgow University Media Group)的成員,他最新編著的《資訊時代的宣傳:繼續製造共識》(Propagand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till Manufacturing Consent)在2019年5月由勞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2019年,世界各地風起雲湧。海地人民造反,對抗腐敗的政治體制和被普遍認為是竊國大盜和美國傀儡的總統若弗內爾·莫伊玆(Jovenel Moïse)。在厄瓜多爾,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成功迫使萊寧·莫雷諾(Lenín Moreno)總統撤回國際貨幣基金會支持的、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和增加交通運輸收費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套餐。(FAIR.org2019年10月23日)。

與此同時,智利人民對於保守派皮涅拉政權的不滿沸騰、引發了龐大的抗議,並馬上遭遇了武力鎮壓。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總統宣布:「我們正在處於戰爭狀態」,重複往日法西斯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的臭名遠著的口頭禪。皮涅拉一面命令坦克開進首都聖地牙哥一面宣稱,所有暴力抵抗他的人「都將會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FAIR.org2019年1023日

大規模的、持續中的反政府遊行也席捲了黎巴嫩加泰羅尼亞英國

儘管如此,在這芸芸的抗議活動之中,獲得西方商業媒體最多關注的是香港。在那裏,認為與中國中央政府達成引渡協議將會危害公民權利和香港的半自治地位的人們發動了示威。在2019年10月25日《紐約時報》的網站上搜尋過去一個月來提及「香港抗議」(Hong Kong protests)的內容,可以得到282條結果。相比之下,「智利抗議」有20條結果,厄瓜多爾有43條結果,海地有16條結果。這種不成比例的報導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則更加明顯:在同一個時間段,香港有70條結果智利厄瓜多爾海地分別有四條、兩條和三條結果。

這種懸殊不能從各地抗議活動的規模或意義、傷亡人數或當局的反應得到解釋。在海地,持續的抗議活動已經造成了18人的死亡;在智利是19人、人數還在上升;在厄瓜多爾,示威者俘虜了50多名執行莫雷諾下達的宵禁令任務的軍人。相比之下,北京宣布對地方當局處理事件有十足的信心,沒有一個人在香港被殺、軍隊也沒有出動。智利政府宣佈,它在只有一個星期的抗議活動期間,已經逮捕了5400餘人,這是香港持續了幾個月的示威活動中被捕人數的兩倍以上(《彭博》2019年10月4日)。除此以外,社交媒體充斥著世界各地抗議活動被鎮壓照片視頻

要瞭解西方媒體為什麼對香港情有獨鍾,而對其他地方不大感興趣的一種辦法,就是研究誰在抗議,還有他們抗議的原因。

有價值的和無價值的受害者

30多年前,愛德華·赫爾曼(Edward Herman)和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他們的著作《製造共識》(Manufacturing Consent)中闡述了有價值的和無價值的受害者的理論,去解釋商業媒體為何報導某些事件,而又不理會別的事件。他們對媒體對於一宗在敵國(共產黨執政的波蘭)發生的一名神父被殺害的案件,和在20年期間在中南美洲的美國附庸國被殺害的、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超過100名宗教殉道者的報導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了,《紐約時報》《時代》《新聞週刊》《CBS新聞》不但對神父遇害案給予了更多的報導,連語氣也是顯然不同的。在關於耶日.波比耶烏什科(Jerzy Popieluszko)神父遇害的報導中,這些媒體表達了憤慨、要求正義得到伸張和譴責了共產主義的野蠻。另一方面,關於中南美洲親美的政府組織殺害大量宗教界人士的報導,則是不帶感情的、很少滔滔不絕的憤慨。

換言之,當美國官方的敵人可以被形容為邪惡、官方的盟友可以被描繪為讓人同情的受害者的時候,商業媒體將會表現出十足的關注。與此相反,當「不合適的人」是惡棍或受害者的時候,他們將會非常不感興趣。

針對香港事態,《紐約時報》發表了三篇社評(2019年6月10日2019年8月14日2019年10月1日),每一篇都讚美「擁有民主思想的人民」抗衡「中共專制統治」的鬥爭,判定中共的反應證明了「其體制的家長作風的殘酷」和落後,說明了中國「將偉大和權力、異議和叛國劃上等號」。在另一面,香港托其曾為英國殖民地的福氣,養成了「一種由民主、人權、言論自由和獨立思想構成的西方政治文化」。《紐約時報》並沒有就世界其他抗議活動發表過任何社評。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嘲笑了關於「外國勢力」(即美國政府)有可能在影響香港示威的說法,說這是中共政權「老掉了牙的謊報」(shopworn canard)。然而從2014年以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正式宣佈它投入了超過2200萬美元在中國和「在香港爲民主和政治改革尋覓新的路徑」。《紐約時報》的三篇社評都沒有提及這筆資助將可能擾亂他們把外國干預香港示威的說法當作「謊報」的宣傳。

相比之下,西方媒體(如《美國之音》 2019年10月11日《邁亞密先驅報》(Miami Herald),2019年10月9日路透社2019年10月9日)則嚴肅看待厄瓜多爾的抗議活動是由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從海外策劃的指控。倫敦《衛報》2019年10月8日不但沒有描繪厄瓜多爾街頭上的民眾是「擁有民主思想的」,還稱呼他們做「暴徒」。在關於香港的報導中,「暴徒」這個稱號只在引用中國官員的指控時才會出現(如《時代》2019年10月2日;《CNN》,2019年10月22日)。在幾乎所有的報導中,中國官員都被譴責為「專制的」(如《Vox》2019年8月29日《衞報》2019年10月19日)「獨裁政權」的代表(《紐約時報》2019年8月29日)。

在那些獲得較少報導的抗議活動中,無論抗議的人,還是鎮壓抗議的政府,都是「不合適的」。正如《華盛頓郵報》2019年10月14日評論海地時指出:

美國的支持是莫伊茲繼續掌權的一項因素。美國官員甚少公開評論當地的抗議活動。

在厄瓜多爾,美國國務院的立場更加明確,對於莫雷諾的新自由主義緊縮政策套餐表達了十足的肯定

美國支持莫雷諾總統和厄瓜多爾政府將民主實踐制度化和執行急需的經濟改革的努力……我們將會繼續與莫雷諾總統結伴合作,支持民主、繁榮和安全。

換言之,不要期待商業媒體會發表譴責海地或厄瓜多爾之類的美國附庸國、或主張智利政府鎮壓抗議運動展示了資本主義的道德破產的憤怒社評。事實上,商業媒體(如《衛報》2019年10月8日《CNN》2019年10月8日《今日美國》2019年10月10日)在強調厄瓜多爾示威者暴力的同時,輕描淡寫香港示威者的暴力。急切地要把反中示威描繪成無可置疑地值得讚美的《紐約時報》,在其2019年6月30日的報導中,甚至發明了「挑釁的非暴力」(aggressive nonviolence)這個詞彙去形容香港示威者的行為。

商業媒體對哪一些抗議運動感興趣,與他們正不正義、受不受歡迎,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他們抗議的對象是誰。如果你在一個美國的附庸國反對資本權勢或貪污腐敗,那就不要期待很多電視台的拍攝隊會到現場報導了。革命是很少會被電視轉播的。

在〈革命沒有被直播〉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WWW」的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