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民粹運動

從學生自殺想起

2016年3月8日,香港教協召開記者會評論學生自殺問題。(教協網站)
2016年3月8日,香港教協召開記者會評論學生自殺問題。(教協網站)

這幾天不少人都在談論香港學生自殺的事。有家長撰文控訴香港的教育制度,輿論也將自殺行為視為學生對香港教育制度的控訴。但細想起來,香港有學生自殺,也並非新鮮事。香港有人自殺,早已不是什麼新聞。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壓力使得學生崩潰」,這聽起來沒錯。指責教育制度摧毀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很容易,歸咎政府的「無能」也很容易。但苛刻一點的說,在香港,面對著沉重壓力的人,豈只是學生而已。學生擔心自己的未來和出路,又豈只是香港的專利。學生自殺是否只是出於學業,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這終究是個人比人,充滿競爭的社會。大概從我們懂事的那一刻起,對此就會有所領悟。不裝備自己,就意味著輸。不只是輸在當下,還會輸掉以後的人生。香港自不待言,外國其實也是如此。善於競爭的,就有可能成為人上人,賺好多好多的錢,擁有美滿的人生。

學生自殺,即使是學業所致,與其說是「對教育制度的控訴」,倒不如說是對人生、對未來的疑問和絕望。人沒有了希望,還可以怎樣的走下去?

其實,在回歸前的許多年前,香港早已興起了要讓小朋友參加學習班、「興趣班」的浪潮。這種「課外活動」的存在,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相信一個人在小時候的經歷,會對他以後的性格和命運造成不少的影響。習慣了競爭,才能習慣這個社會。

這樣說好像還是很「涼薄」,甚至乎有嘲笑「受壓能力不足」的輕生者的嫌疑。然而,這也確實是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思想。到底會有多少個家長,可以放手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想走的路?難道選擇放手,就可以確保孩子不會自殺嗎?我不這樣認為。我倒是覺得,孩子長大後指責父母沒有早點讓他習慣競爭的可能性,會大一點。

現實並不是童話。

哪究竟有沒有讓孩子不用擔心競爭、不用擔心充斥鬥爭的社會所帶來的重壓的辦法?或許還是有的,前提就是你不用擔心生計,也不用讓孩子擔心生計。單單送孩子到外國讀書,並不是問題的解答。以為外國「讀書風氣很好」,好到孩子不會有壓力、不會同別人比較。這種想法不是天真,就是白痴。出外唸書,比較還是多的是——特別是在有「香港人」的地方。所以,也就會有香港的「核心價值」。

這種從小到大的競爭,根源並不是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向都隨著社會而轉變。激烈的競爭,恰好就是回歸後延續的「生活方式」之一。換言之,這就是香港的一種「核心價值」。「香港人」若不被規訓為功利、短視和愛錢的群體,香港還會是「香港」嗎?

我們不應該抬高自殺的行為,也不應該貶低自殺者。但無疑,學生自伐,是教人悲傷和無力的。至少,按照論者們的藥方,我們是不可能阻止這種悲劇的發生的。

所有看不見光明、看不見未來的人,都應該會有過這種體悟。

教育制度是一個小怪圈,社會是一個大怪圈。在這個付出了心思和勞力,卻不一定得到回報的世界和社會,是不是該認真考究一下,大怪圈和小怪圈的來龍去脈?

在〈從學生自殺想起〉中有 1 則留言

  1. 若是停留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內,大概是得到”養喵星人”,”永久性質避孕”之類的答案(間接創造些就業機會?)。不過即使達到了社會主義境界,社會運作還是需要分配勞動力的考核制度,優勢在於最大利用勞動力而不是只因個人投資回報而得到的機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