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民粹運動 2014年佔領中環

反反思的「反思」 論各派的「雨傘革命」祭禮

2015年4月,三位當時在美國華盛頓出席「領袖研習營」的學聯領袖,在自由亞洲電台總部接受訪問,討論雨傘後香港形勢。 (來源:http://alturl.com/dervc)
2015年4月,三位當時在美國華盛頓出席「領袖研習營」的學聯領袖,在自由亞洲電台總部接受訪問,討論雨傘後香港形勢。
(來源:http://alturl.com/dervc)

無盡的祭奠
「雨傘革命」死亡之後,在泛民媒體和所謂「左翼」學者的帶領下,百日一祭、半年一祭、一年一祭,煞有介事。暫且不論其政治內容,他們的這種做法,在事實上就是輿論上的疲勞轟炸。固然,為區議會選舉做勢,是其目的之一,但這不會改變香港的整體形勢。或許,我們應觀察他們回顧和「反思」的內容,才可以了解這種祭典背後的邏輯和趨向。①

奇特的「反思」
基本上,包括本土派在內的各式「雨傘革命」參與者的「反思」,都只針對這場運動在技術上有甚麼「失策」之處,例如討論怎樣號召更多「社群參與」,討論暴力抗爭還是「和理非非」較有效,而非反思運動所依據的根本政治思想出了甚麼問題。可以說,爭取跨階級、保護本土「香港人」利益、以中共為最大敵人的所謂「民主」和「自主」的核心立場,並沒有在他們的「反思」裡面被批判或挑戰過。因此,他們的所謂「反思」②,其實是繼續研究如何把握時機死灰復燃、繼續「毋忘初衷」。

「左翼」的「檢討」
參與「雨傘革命」的各派,都有「策略檢討」的說法。其中,泛民「左翼」或所謂「社運左翼」因運動失敗而遭遇嚴重反彈,過去由天星、皇后等「保育運動」所累積的年青支持者大量流失,重新號召群眾就成為其重中之重。於是就出現了這些現象:

一,他們竭力提醒群眾他們多年來的「深耕細作」和「運動履歷」,宣布他們才是「本土意識」的開山始祖、真正有勇有謀的本土政治家,拒絕本土派給予的「左膠」的標籤③;

二,他們宣布泛民「左翼」和本土派一脈相承④,都是為了本土福利不容外來匪類侵奪的義士,客觀上有交流、合作乃至和解的空間;

三,他們的「知識分子」舉辦各種「左翼座談會」⑤,於席間猛打馬克思主義的稻草人,宣稱「左翼」應該和資產階級自由派聯合抵制/轉化本土派、一起努力推翻中共云云。

凡此種種,恰好證明了他們雖自命「左翼」,但與本土派一樣主張反中反共的政治議程,跟以工人階級為主體、提倡國際主義和社會主義、抱世界革命展望的左翼運動,其實毫無關係。更嚴重是,他們礙於意識型態的偏見,缺乏真正的國際視野(不是「北歐的月亮最圓」的那種「國際視野」),缺乏判斷階級力量對比的基本能力,缺乏獨立的階級意志和鬥爭意識———因而只能為反動勢力做花瓶,在他們的戰車上貼上一些用完即棄的「左翼」或「進步」標語,失敗過後再互相訪問,感嘆為何世人都離棄了自己。

這種毫無自知之明的「策略檢討」,只能延續根本錯誤的方向,為更反動的「運動」鋪路而已。無論是烏克蘭「左翼」參與掩飾本土納粹的反共反俄「革命」⑥,抑或是敘利亞「社運」促進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勇武抗爭」自毀家園⑦,這些都是自稱「進步」的人士,在空洞的「爭取民主」和「反獨裁」的名義下,聯合超反動勢力害人害己的前車之鑑。

作為終極「左膠」的本土派
顯然,「左翼」的這種「不斷失敗論」,正在壯大陳雲等人所代表的本土諸派。本土派們的「反思」,主要有兩點:一,對泛民「左翼」的「失敗」實行反智的無限鞭屍,宣稱他們找到了「勇武抗爭」的解藥,以此爭奪群眾取而代之;二,宣稱本土派不像虛偽無能的「左膠」,有膽量、有能力實行徹底的「去中國化」。

不過,本土派這些自以為最「深刻」的說法,在本質上其實就是泛民「左翼」的「抗爭論述」,或Gene Sharp美帝天書開示的「終極奧義」⑧,在邏輯上的延伸:換言之,「勇武抗爭」,就是「和平抗爭」的必然結局。箇中的關鍵,從來並不是在論述上、策略上、綱領上還是在任何的其它方面,獲得勞苦大眾的自覺支持,而是以「行動者」的血濺街頭,去博取社會輿論的「轉向」—-這正正就是本土派自稱最憎惡的泛民「社運」所遂行的「佔領道德高地」的最終極的做法

也難怪,泛民「社運」三不五時敢於宣稱自己才是本土派的祖師爺,並向某些本土派投以「團結抗爭」的橄欖枝。

否定反思的「反思」
如是,這樣的所謂「反思」,根本就是「否定反思」、「沒有反思」;這樣的「策略」,則是壯大法西斯的策略。他們只要繼續拒絕面對自己的「運動」,注定沒有任何的進步性、而且在客觀上只會鞏固權貴的事實,就無法逃避為反動勢力所利用操縱、最終將被覺醒的勞苦大眾徹底唾棄的歷史命運。

自主勞動者的道路
面對這樣的反動逆流,爭取真正自主的勞動者,又該怎麼辦?——要脫離各種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和黨派的支配,就必須批判的繼承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傳統和教訓,重新建立工人階級的獨立政治力量。這需要強韌的奮鬥,揭露「運動」的醜陋和窮途,讓勞苦大眾重新獲得思考的資源,追尋工人階級自我解放的道路。

註釋
①祭典繁多,其一是「雨傘節」
②如端傳媒的「雨傘反思與前瞻」系列之中的大多數文章。
③參見陳允中、陳景輝等人的有關著作。
④例見許寶強所著「佔領與光復」
⑤如2015年7月18日舉行的「馬克思節」《左右開弓》
⑥參見「張翠容談新冷戰格局 憂香港『烏克蘭化』」
⑦參見張翠容「還他們的生存權」
⑧關於Gene Sharp所謂「非暴力抗爭」的實際內容,可參考這篇簡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