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論

緊握世事的形相 珂勒惠支的現實主義藝術的歷史背景與左翼思想

一年前初次接觸德國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1945)的畫作,一幅母親抱着死去的兒子的畫深深震撼了我,畫中赤裸的二人被畫得彷彿融為一體,形成一座堅硬的山峰。後來知道,德國柏林有以她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公園, 遊客必經的新崗哨(又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1 有她的一大座銅製雕塑《母親與亡子》,而且全國共有兩所珂勒惠支博物館,她該是德國歷史上很重要的藝術家。

台灣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說過,現實主義(Realism)藝術的重要條件, 不只是形體、光線和色彩上的寫實, 而是內容上能帶出「人與歷史的密切連帶感」,是一種「人和社會、民族,甚至整個世界」的「鮮明而積極的關聯」,能「從民眾共同的要求和願望去認識世界」,代表者有法國畫家高爾培(Gustave Courbet)、諷刺漫畫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俄國畫家列賓(Ilya Yafimovich Repin)等。2  珂勒惠支也走過這條現實主義道路,將藝術生涯一大部分投放於關心貧民處境及戰爭現實。讓我們把她的藝術置於具體的歷史,看清她的重要作品到底緊扣了那時代的甚麼人群、事件、思想。

一、1848年後的歐洲

珂勒惠支生於1867年,19世紀中葉 乃歐洲社會動盪而且社會主義革命 運動興起之年代──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在歐洲傳播主張無產者推翻資本主義並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綱領; 同年歐洲爆發1848革命,法國、 奧地利、德意志各邦(尚未統一的德國)等地都有嘗試推翻貴族君權專制統治及促進民族統一的革命運動,卻多以被鎮壓收場;1864年首 個國際工人聯合組織「第一國際」 成立,主張國際主義工人運動,互相支援各國的罷工行動及聲援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1871年以法國工人階級領導的巴黎公社起義爆發, 短暫地奪取過政權,最後被凡爾賽軍暴力鎮壓;同年德意志原來分裂的各個邦國終於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珂勒惠支的外祖父不單是自由教區的牧師,也是1848年德國三月革命3的參與者。父親學習過法律,後來卻選擇當石匠。她的哥哥在大學就讀文學和政治經濟學,和年老的恩格斯交往甚密4,為她介紹了德國的革命詩歌,並常帶她逛三月革命犧牲者的墓場。5 因此,受家庭影響,珂勒惠支很早便接觸與 「革命」、「起義」、「民主」相關的思想及文藝作品。

另一邊廂,1848年的政治革命為19 世紀中期的歐洲現實主義藝術運動 (以法國為首)提供了重要土壤。 這運動強調藝術家對生活事物客觀的觀察,要忠實地描繪工人、農民等平凡低層人民的生活,而不再畫君王、貴族、歷史英雄及宗教、神話人物;最著名的法國現實主義畫家高爾培當時有一句名言:「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沒有見過他。」這 擴大了眾多藝術家的題材選取,勞動人民的日常實際生活終於開始在西方藝術佔一重要席位。

珂勒惠支出身於一個中產家庭,有機會接受很多教育:她13歲便跟銅版畫家摩爾(Rudolph Mauer)學習素描和版畫,17歲與哥哥到柏林, 就讀一所由政府營運的藝術學院跟伯因(Karl Stauffer Bern)學畫, 因而接觸到伯因的朋友卡林格爾 (Max Klinger)一些以人民生活為題材的、畫面極富戲劇性的黑白連續版畫。卡林格爾反對高度寫實的學院彩色油畫,認為單色版畫能跟世界產生「更自由的關係」6,而且較沒有裝飾性,並能大量印製、接觸多些觀眾,可打破藝術的稀少性。 (比起油畫,黑白版畫可大量印在書刊裡且失色不多。)這影響了珂勒惠支往後當版畫藝術家的決定。

二、早期作品:工農鬥爭

根據珂勒惠支的回憶錄,父母在她 小時候就讓她自由地「遊逛那些狹窄的、工人眾多的商業城鎮」7,工人的形象很早便吸引着她。直至她1891年跟哥哥的兒時朋友、當保健醫生的卡爾.珂勒惠支結婚,婚後住在柏林的一個工人貧民區,她丈夫在那兒替窮人做社會醫藥工作, 她在旁觀察來求助的人,跟他們交 談,才真正了解到「無產階級生活深處的艱難和悲慘」,他們的賣淫、失業問題使她「痛苦」、「憤慨」。8

她早期第一組重要作品,是她 於1893年看了霍普德曼(Gerhart Hauptman)的戲劇《織工》後所畫 的《織工的反抗》(The Weavers Revolt),她從1894年一直做到1898年、花了整整4年時間才正式完成6幅版畫,分別是3幅石刻版畫9 和3幅銅刻版畫10。這齣劇的劇本是根據1844年真實發生過的、西利西亞(德國未統一前普魯士的其中一 省)的一場紡織工人暴動,起因是他們被工業資本家減薪。

《貧窮》和《死亡》描繪織工窮苦人家破舊的屋、疲勞的父母和他們生病、垂死的兒子,骷髏象徵的死神最後還是要把兒子帶走,父母束手無策,密密麻麻的線交織而成的濃黑色塊佔了很大的畫幅,只有少許白光照着他們的輪廓;《暴動》裡有男有女的工人群情激昂,想合力破壞工廠廠主住宅被鎖着的鐵閘,武器卻只有石頭和斧頭,右邊的婦女仍要照顧着兩個孩子,工人衣服的皺褶用了節奏明快的排線, 人群的肢體動作畫得生動有力;最後一幅《結束》描繪織工反抗以失敗收場,場景又回到破屋裡,構圖又回到黑多白少,地上躺着兩具工人屍體,而且還有更多屍體正運進來,光線集中在窗旁女子的難過的表情。根據考究11,她為《結束》畫的一幅稿裡那名女子只是挾着雙手,但在最終作品裡雙手卻是垂下且握緊拳頭,這一微細改變反映珂勒惠支似乎有意為故事留下一絲希望。這組作品於1898年在柏林作公開展覽,震撼了藝術界。一位德國藝術家提名她為一個柏林的榮譽藝術金牌得主,卻被德皇威廉二世拒絕。

另一組令她享負盛名的早期作品 《農民戰爭》(1902-08),由一共7幅銅刻版畫組成,講述德國南方 1522-25年一次農奴反抗封建地主、 最後被殘酷地鎮壓的抗爭12:《耕 作》裡兩個農民拉着犁頭如野生動物般在地上爬行,勞動無休無止; 《爆發》畫農民揮手搖旗、勇往直前,來到《戰鬥後》卻已是農民戰敗的黑色昏沈景象;但作為尾聲的 《俘虜》裡,緊緊聚在一起的農民們也不見得完全屈服。

綜觀兩組版畫作品,它們皆從歷史取材,反映了人由古至今的規律, 如《共產黨宣言》所述:「至今一 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 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從領主和農奴、貴族和 平民到工人和資本家,利益上無產者與資產階級雙方都始終處於對立 的鬥爭關係。兩組作品皆抓緊了工人、農民的典型形象,以連環畫的方式引起觀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藝術技巧上,她的素描明顯十分純 熟,懂得細緻地用光暗對比營造苦 難及鬥爭的氣氛,為她的現實主義 藝術奠下扎實基礎。

1381545_558025080937004_1794044597_n

1385204_558025074270338_220698230_n

三、李卜克內西之死與木刻版畫的新希望

之後就是世界翻天覆地的1910年 代: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8) 爆發,德國直接參與了戰爭,跟奧 匈和土耳其等國屬同盟國陣營,敵 方是英國、法國、俄國等協約國陣營,最後同盟國戰敗,雙方皆死傷無數;俄國於1917年爆發十月革命,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成功推翻資產階級,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為世界左翼革命的希望。

一戰結束後珂勒惠支做了一件藝術生涯裡非常重要的作品《追思卡爾.李卜克內西》(Memorial Sheet to Karl Liebknecht, 1919-20)。這 既是她第一件直接講述時事(紀念一個德國左翼政治人物逝世)的作品,也是她的第一幅木刻版畫。此 畫背後是一段沉痛歷史:卡爾.李卜克內西的父親威廉.李卜克內西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創始人之一, 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事,馬、恩是卡爾的義父。德國社民黨當時主張實現社會主義,宣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第二國際13 影響力最大的支部。1912年,德國社民黨成為國會內最大的黨派。14 社民黨成為大型群衆政黨,並通過議會逐漸成為德國體制的一部分之後,黨內出現取消社會主義革命,主張透過 議會立法不斷改善工人待遇的修正主義思潮。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成為反對這種思潮,堅持革命道路的社民黨左派領袖。15 一戰爆發時,艾伯特(Friedrich Ebert) 領導的社民黨黨團在國會支持戰爭預算案,協助統治階級動員勞動人民成為帝國主義戰爭的炮灰,徹底背叛了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李卜克內西和盧 森堡等人在1916年組織斯巴達克同盟 (Spartacus League),反對帝國主義 戰爭,堅持社會主義革命和國際主義,與社民黨主流右派抗衡。1918 年11月,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水兵發動武裝起義,德皇被迫下台。李卜克內西當即宣佈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統治階級將政權交給國會最大黨社民黨,為遏制左派影響力,宣佈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德國處於工人士兵蘇維埃和資產階級政府並存的局面,斯巴達克同盟改組為德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1919年1月,柏林激進工人舉行反對社民黨政府的武裝起義,德共支持起義。社民黨當局派遣右派「自由軍團」(Freikorps)鎮壓。1月15日,「自由軍團」逮捕李、盧,關押拷打之後, 繼而殺害棄屍。失去領袖的起義很快失敗,社民黨指揮右派鎮壓革命,是社會民主主義完全倒向資本主義的標誌性事件。16

政治暗殺事件發生後,珂勒惠支接受了李卜克內西家人的邀請,多次到停屍所細看他(以及其他被槍殺 者)的屍體和畫畫稿,並決定要以他1月25日的葬禮為題材做版畫。她為他畫了很多幅炭筆素描、水墨畫 (ink and wash),甚至試了石版畫的效果,最終卻決定用以前沒試過的木刻作為定稿。

她在給友人的書信裡如此寫道:

「卡爾.李卜克內西被暗殺了,我把他躺在屍榻上的情景畫了下來。 你知道我曾經是他政治上的反對 派,可是他的死使我對他的看法第一次產生了激烈的變化。後來我又讀了他的書簡,結果是:看到了他的極為光明磊落的人格。千千萬萬的人在墓前哀悼他,這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時的情景在我心中醞釀着一幅作品。起初想作腐蝕版畫,後來變了,試圖改成石版 畫,可是後來又變了。現在,終於最後定稿是木刻。我現在送給你作禮物的,就是這幅木刻。我對這種新技術抱有很大希望。」17

可見她有了解過李卜克內西的思想,想盡力為這個革命者做好一件作品,同時仔細想過,怎樣的藝術媒介才最適合表現這題材。她在1920年一個大型展覽會看到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巴勒克(Ernst Barlach)的木刻版畫,令她「完全傾倒」並重新檢視自己的路向。她於 日記裡有明確表示自己的困惑: 「今天我又重新仔細地看了自己的石版畫,發現這些石版畫幾乎沒有 一張是好的。[..]腐蝕版畫(銅刻) 不做了,一刀兩斷了。石版畫卻缺乏印刷的紙張。買石板要花很多錢,還要到處求人情,方能把石塊弄到畫室裡來。」18 她希望嘗試採用木刻這更加方便、更平易近人的新技術。魯迅說過:「用幾柄雕刀,一塊木板,製成許多藝術品,傳播於大眾中者,是現代的木刻。」19 《追思卡爾.李卜克內西》放棄了過往銅刻的精緻風格, 木刻使畫面更平面化;黑白對比強烈的色塊和精煉、粗放的刀法,表現了一種節奏明快的「力之美」, 直接地衝擊大眾的眼睛。而佔畫幅最多、畫得最仔細的是李卜克內西的支持者的神態,而非他本人。作品最後被印成幾個版本,其中一個在1920年的一次柏林工人藝術展覽以非常便宜的價錢賣出。20

 1381453_558025177603661_321107294_n

四、後期反戰作品以及對社會主義的認同:「要和平就不能袖手旁觀」

自《追思卡爾.李卜克內西》起, 珂勒惠支的作品沒再停留於從文 學/戲劇作品或歷史事件取材,而是多數回應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尤其是戰爭的禍害。這大概因為她年僅18歲的兒子彼得在一戰中犧牲 了,給了她生活很大的打擊,而且一戰後歐洲各地的通脹、失業、飢餓的情況很嚴重,最受害者就是她一直很關心的工人階級。她於1922年的日記提及過:「我承認,我的藝術是有目的的。我要在這個人們如此徬徨無策和急待援助的時代中發揮作用。」21 對她來說,藝術乃非做不可之事。

在二十年代,她做了兩組木刻版畫,其中一系列7幅名為《戰爭》(1921-23),是繼《織工的抗爭》 和《農民戰爭》的第三組組畫,但這次不是連環圖,而是一連串母親保護兒子以及年青人上戰場的畫 面,例如《犧牲》中的母親雙手獻出了自己的兒子,《志願者》裡一群為保衛國家而犧牲自己的青年, 皆是激動人心的畫像;另一系列3幅名為《無產者》(1925),畫了普遍窮人的處境,如《失業者》裡呆望著觀者的飢餓家庭。除了木刻, 她也做了一幅石刻的大型海報,題為《不許再有戰爭》(1924),畫面只有一個在大叫並作向天開槍手 勢的女性,旁邊寫著德文的「Never Again War」大字,可見她有多渴望以簡單快捷的方法傳遞反戰訊息。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珂勒惠支參與了一些國際左翼活動,並堅決反對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45)的法西斯政權。1927年正值俄國十月革命的十週年,她和丈夫被邀請到蘇聯莫斯科旅行,他們受到國家熱情款待。之後她更代表了德國的新俄國之友社(Association of Friends of the New Russia)參加了蘇聯之友國際會議。22 後來她為蘇聯做了一幅大型石版畫,名為《Solidarity:The Propeller Song》, 畫中的人緊緊扣在一起,她如此解釋這幅畫:「這是1932年應蘇聯藝術家的邀請而寫的,為着表明我對於蘇聯及對帝國主義的態度,我在這幅石版畫上題了:『我們保護蘇聯』」23 另一方面,1931年,當柔石等五位青年中國青年革命作家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全世界的進步文藝家聯名提出抗議的時候,她也是署名的其中一人。24 1933年,納粹黨黨魁希特拉正式上台掌權,開除國內所有反對者,珂勒惠支就聯同科學家愛因斯坦和作家海因希.曼(Heinrich Mann)等知識分子號召左翼黨派團結反對法西斯的第三帝國。25她因而被迫離開她所任教的藝術學院,她在展覽館的作品亦被通通徹走,甚至有秘密警察闖進過她家門。她的作品只能作地下出版和買賣。據說她曾被給予重返學院的機會,但她竟如此拒絕:「別人談起我時,總說工人階級中有無數善良的人對我懷有殷切期望,如果我重新被『恢復名譽』,那就肯定失去他們對我的信任。」26

反戰分子最終還是阻止不到納粹德國的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的侵略,二戰還是爆發了。戰時,1940年珂勒惠支的丈夫去世,1945年他的孫子在二戰的東線陣亡,她晚期的作品很多都圍繞著死亡這主題。1944年,年過七十的她在書信裡表示對社會主義還有希望:
「德國的大小城市都變成一堆瓦礫廢墟。最壞的是:每一次戰爭中肯定潛伏着另一次報復性戰爭。每一次戰爭都將用另一次新的戰爭來報復,一直到一切的一切統統被毀滅盡為止。世界的面貌將會怎樣呢?德國的面貌將會怎樣呢?鬼才知道。因此我衷心贊成這個瘋狂世界能盡快徹底結束,唯對全世界的社會主義抱有希望。我怎樣展望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你們是知道的。而什麼樣的先決條件是唯一可行的,你們也知道。要和平就不能袖手旁觀,而要工作,艱苦地工作。」27

1393562_558025257603653_2088437847_n 1395391_558025307603648_1258430880_n

結語:中港裡的珂勒惠支足跡與 廿一世紀的現實主義前途

她78年的人生,見證過國際工人運動的起跌、德國社民黨的左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禍、十月革命後的蘇聯掘起、右翼法西斯政權上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血與淚寫成的歷史。她絕不是甚麼天才,她也沒自稱革命者,一生只是謙卑學習著前人的藝術知識,且如實地面對過去的歷史與周遭的社會 現實,認真地為自己、為身邊同樣受苦的人做藝術,僅此而已。如魯 迅所言,她的作品「所取的題材大抵是困苦,飢餓,流離,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號,掙扎,聯合和奮起」、「和頗深的生活相聯繫, 形式也出於頗激的糾葛的,所以那形式,是緊握着世事的形相。」28

她留了寶貴資源給後人,影響了中國的木刻現代藝術運動。魯迅於1931年主辦過木刻講習班,請了內山嘉吉介紹木刻版畫的知識和技 法,培植了陳廣、江豐等中國新興 木刻藝術家,之後木刻在中國各地 皆掀起熱潮,許多木刻作品反映了人民困苦與民族危亡。魯迅把珂勒 惠支的作品介紹給中國的年青藝術 家,1931年前上海展覽過她的幾幅作品,1936年出版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引起很大迴響。 另外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內地大批文藝家為逃避第二次國共內戰而湧到香港,中國現實主義版畫家黃新波在香港成立了「人間畫會」, 聚集了許多進步美術家,在報章刊物積極發表作品,舉辦各類展覽, 並於1949年出版了《凱綏.珂勒惠支之畫─1897至1935作品選》,將她的作品介紹到香港。

世界從不平靜,現實主義藝術也不應休止。21世紀,金融海嘯後這資本主義危機使全球階級矛盾更激烈、帝國主義侵略使中東戰火不斷、東亞局勢愈趨緊張、世界各地的排外浪潮掀起族群仇恨,最身受 其害的依舊是無產階級─農民和藍、白領工人之外,亦包括低薪實習生、外傭及其他移民勞工等等, 也就是地球上大多數人。隨着藝術知識的累積、普及以及新科學技術的發明,藝術比起20世紀更具民 眾化的條件:大規模印刷成本降低了,街頭塗鴉藝術漸漸為人接受, 攝影變得愈來愈方便,youtube將影像廣傳開去,facebook這類社交網絡大大連結了世界各地的觀眾群。 有志於現實主義及左翼運動的文藝工作者,應盡力掌握現時的傳播工具,如珂勒惠支般以誠懇、求真的態度刻畫人的生活以及階級鬥爭的風風雨雨吧。

[1] 1931年威瑪政府創立的「戰歿者紀念堂」。1960年成為民主德國(東德)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 義受難者紀念堂」,安葬無名戰士和無名納粹集中營遺骸各一具,1969年點燃象徵烈士的長明焰。東德滅 亡後,在1993年,舊的紀念品被移除,「新崗哨」被改爲「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和獨裁受難者中央紀念 堂」,珂勒惠支作品的雕塑成爲主角。

[2] 林麗雲、蘇淑芬、陳瑞樺編,《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台灣新北市:遠景出版,2012年),頁23。

[3] 德意志三月革命是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備受法國革命鼓舞的德意志各邦工人和自由主義資產階級,為爭取統一和打 倒君主獨裁,西部和西南部諸邦首先建立了資產階級自由派内閣。3月13-16日,普魯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學生舉行示威遊行,演變成武裝起 義。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派遣大量軍隊鎮壓。激戰後,起義者得到勝利,國王被迫撤軍,同意召開有資產階級參加的議會,在3月29日任命資產階級自 由派領袖組閣。資產階級為解決統一問題,在5月18日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國民議會。參加議會的都是大地主和資產階級代表。6月29日,國民議 會選舉奧地利帝國的約翰大公為德意志帝國攝政,成立帝國政府。1849年3月,國民議會通過帝國憲法,通過若干自由和民主權利,選舉普魯士國王威為 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國王認爲憲法過分限制君權,拒絕加冕。普魯士和奧地利各邦君主也拒絕接受此憲法。同年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人民發動起義,擁 護憲法,結果失敗。同時,大多數議員被各邦召回,剩下的議員前往斯圖加特,最後被反動軍隊驅散。7月,國民議會徹底瓦解,德意志1848年革命失敗 結束。

[4] 孫介銘譯,《凱綏.珂勒惠支日記與書簡》(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頁36。

[5] 謝子真,〈人民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在《凱綏.珂勒惠支之畫:1897至1935作品選》(香港:香港人間畫會,1949年),頁1。

[6] Prelinger, Elizabeth, Käthe Kollwitz, Alessandra Comini, and Hildegard Bachert. Käthe Kollwitz. Washington: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1992. p.15.

[7] 同註4,頁32。 [8] 同前註,頁42。

[9] 珂勒惠支一生做得最多就是石刻版畫(lithography)。石版畫屬平版畫,是用油性墨條在石板或者鋅、鉛、鋁等金屬皮上作畫,成畫後在石板塗上 一層樹膠和酸調溶液,再抹一層水,有藥墨部分接受油墨而拒水,沒畫過的部分受水而拒墨,油水之不相容就製成黑白二色的版,再印於紙上。

[10] 銅版畫(etching),也稱作腐蝕版畫,屬工序較繁複的凹版畫,指在金屬板上用腐蝕液腐蝕或直接用針或刀刻製成版,再把油墨或顏料擦壓於凹陷 部分,再用布或纸把凸面部分的油墨擦去,印於用水浸過的畫纸上。

[11] 同註6,頁25-26。

[12] 魯迅,〈《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在張望編,《魯迅 論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頁171。

[13] 第二國際,又稱「社會主義國際」(1889–1916),重要成員包括德國、俄國、法國等歐洲大國的左翼政黨,主張 以同盟罷工為鬥爭武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社民黨投票贊成戰爭撥款,背叛了無產階級,俄國的列寧 聽到消息後便宣布:「第二國際已死,第三國際萬歲!」

[14] 1912年,走社會改良主義而非社會主義的德國社民黨在國會397個議席中獲得110席,成為可左右大局的大黨。

[15] 盧森堡一直對社民黨內的修正主義分子作出嚴厲批評,反對將議會鬥爭和議會外的鬥爭割裂,並堅持社會改良只 是手段而非目的,卻遭社民黨右派打壓排斥,詳見杜建國,〈唯議會主義的悖論——社會民主黨的自我毀滅〉, http://www.laborpoetry.com/01/tymb/0/mayan679.htm

[16] 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尾聲:1919年1月,臨時政府鎮壓柏林工人運動,殺害德國共產黨領導人李卜克内西、盧森堡等 人,2月成立威瑪共和國政府,5月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被政府軍鎮壓,革命失敗。

[17] 同註4,頁127。

[18] 同前註,頁125。

[19] 張望編,《魯迅論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頁126。

[20] 同註6,頁56。

[21] 同註4,頁137。

[22] 同註6,頁81。

[23] 同註5,頁4。

[24] 同註19,頁86。

[25] 同註6,頁122。

[26] 同註4,頁12。

[27] 同前註,頁189。

[28] 同註12,頁16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