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跨時》

告別末日:日本虛構之時代的總檢討—張彧暋 (2/6)

(二)時代的分期:社會現實與鏡像論

要了解日本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盛行的末日觀,最好的出發點還是日本社會學者見田宗介的「虛構的時代」論述。見田宗介認爲,要了解何為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最好的辦法是透過「反現實的Image」,也就是透過文化想像力,觀察與「現實」對立的各種想像。我們先介紹見田宗介對社會變遷的研究手法。

日本社會學者、東大名譽教授見田宗介(Mita Munesuke,筆名真木悠介)認爲,任何社會制度,皆呈現於「反現實的Image」。他認爲,要知道某個時代、某個特定人群的社會現實與社會真實感,可以從當時社會的言論與各種表象得知。見田宗介把戰後日本社會,以「反現實的Image」區分幾個時代與階段:

I 1945-1960年 「理想」的年代 Era of Ideal
II 1961-1972年 「夢」的年代 Era of Dream
III 1973-1995年 「虛構」的年代 Era of Fiction
IV 1995-2011年 「假想」的年代 Era of Virtual Reality
(「擴張現實的年代」 Era of Augmented Reality)

(引自見田宗介《社會學入門》2006年,岩波書店,及「渴求現實感的人們:從空氣「濃厚」的時代到空氣「淡薄」的時代」朝日新聞2008年12月31日朝刊。本文把1945-75年的理想與夢的時代常被合併為同一範疇討論。另外,不同學者對第四時期的命名,有不同的意見。「擴張現實的年代」為宇野常寬的修正用語。篇幅關係,只論及第一至第三的時期,第四時期當代日本的討論,留待有機會詳論。)

見田對日本戰後的分期與命名,是按照某個特定時代的「反現實的Image」來映照社會現實。第一階段,是「理想與夢」的年代。在戰後首15年,是戰敗後經濟匱乏而價值空虛的社會。「理想」一詞,開始時候代表人們對政治大理想、價值與公共道德的再次尋求。日常生活也常言「理想的人生」、「理想的電飯煲」、「理想的職業」、「理想的結婚」,其實是現代進步史觀與政治大論述,結合了日本大衆生活的基本欲望。因此,政治大故事與個人生活的目標、人格,其實緊密結合。而重點是所謂的「理想」,是放在對未來的企盼。因此,社會現實,是一個還未實現的理想狀態,社會現實是可以改變而且必須加以改良的,而且是該實現的。

第二階段進入六十年代經濟高速起飛的年代,對價值、公共的整體理想,則收窄到近代核家庭的範圍内。個人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滿足,從食物、衣服到住所的基本生活條件提升。「夢」的時代充滿「家庭幸福感」的同時,戰後嬰兒時代追求則透過1968年的學運,找尋個人與朋友之間的真實連帶關係。

發佈留言